会员登陆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首页 楼层分布 新闻中心 大明兄弟 360度大明 活动促销 招商在线 网上商城 大明期刊 人才战略  
中国地板60年

中国地板业的正道沧桑

焦点装修家居网

   中国地板的源起

   木地板是地面装饰材料中,最为普及的产品。中国现代概念的地板出现,也就是近百年的时间。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地板是由国外引进的,其实,这仅对强化地板而言。中国的实木地板可有历史了。当初,还处于平房建筑结构时,床边的“踏脚板”就是地面铺设木板的最早形态。当出现两层以上楼房建筑的时候,地板以楼板的形式广泛应用了。在安徽、山西、江浙等地有一种“小姐楼”的二、三层楼建筑,几乎是全木质结构,包括门窗、扶梯、地板。一层地面用砖砌起底梁,然后铺上木地板。这种结构主要是为防潮,不是现在木地板强调的装饰功能。


床边的“踏脚板”就是地面铺设木板的最早形态

1985-1992    地板产业萌芽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提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农村经济改革推广承包责任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由此,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木地板业应运而生。


地板作坊

80年代的地板

   随着生活安定,人们开始关注家居。在水泥地板面涂上红、绿油漆开始了初期地面装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大量知青开始返城。从东北林区归来的知青都会带一点木料回城。那个时候国家实施封山育林政策,搞到一点木料也非易事,做家具剩下的边角料做成地板条。路边的“马路木匠”揽活,铺设“拼花木地板”。随着百姓对地板需求增多,北京地板市场开始热起来。一些单位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将一些枝桠材、风倒木和柴火料加工成地板条,天然风干后每一平方米打一捆,三平方米装一编织袋,装好就卖。这时期的地板特点是:小规格素板、平口无榫槽,粘胶法铺设,现场打磨、油漆。有渠道优势的北京林业大学成了当时北京最大的地板集散地,规模最大的地板公司是“北京林业大学京伊林业新技术公司”。这就是地板业的萌芽初期现状。


1992-1996    地板产业培育期  

  这时期的地板经销商与生产企业家并没有品牌意识,产品质量很不稳定。1993年,我国开始制定地板产品标准,以规范木地板产品质量。德国的地板产业发展成熟,就参照德国的标准。负责标准起草的主要专家之一就是现在的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地板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高志华教授。《实木地板》标准的出台为地板产业发展壮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与此同时,国际木材贸易打通,东南亚的优质木材源源不断进入中国,不断丰富了地板的树种品类、提高了地板的使用性能。由于首先开放的政策优势以及与东南亚地理位置优势,广东口岸首先成了全国木材贸易集散地,相应带动了该地区地板和木制品产业的发展。

  这时期,从欧洲引入的强化地板以高科技产品形象出现在中国,对中国地板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物以稀为贵,其价格比同期实木地板高出几倍,达到500元/平米。高昂的价格成就了几个地板品牌 “暴发户”, “鸳鸯”品牌就是当时的佼佼者,可惜现在这个牌子已经消失了。1995年,‘圣象’的创始人之一彭鸿斌开始在北京推着三轮车卖强化地板。其观念前卫,销法高超,‘圣象’的地板业务开始风生云起,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地板业内最大的企业。后来彭鸿斌出了一本书《圣象地板德国造》,讲的就是‘圣象’发家史。客观地说,彭鸿斌对中国地板业发展有贡献,他带来了品牌营销新观念;让强化地板这个品类迅速推向全国,被美称为“一头大象带动一个产业”。

  圣象之后,北京市场也出现了四合、欧罗嘉、欧典强化地板品牌:。当年的‘四合’王宝生最爱打价格战,‘圣象’卖358元/平米,他卖258元/平米;‘圣象’卖258元/平米,他卖158元/平米。百元差价,说明当时强化地板的利润之丰厚,很多地板人的第一桶金都是那个时候赚到的。通过王宝生竞价,强化地板进入‘寻常百姓家’。


1996-1999  地板产业成长期   

  经过5年的市场培育,地板企业或得大中小不同发展,品牌之间拉开高中低三个档次。好品牌有‘贝尔佳’、‘福满地’、‘福海’、‘伯晶’、‘福满地’。

  90年代中后期,地板油漆线定型,是地板行业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从此木地板结束了素板销售,今天的‘漆板时代’到来,油漆过的地板商品,其质量稳定性和装饰性都有了质的飞跃;杜绝了现场油漆的居室污染。中国地板油漆线的鼻祖是台湾省,包括‘仿古’地板、竹地板、竹签等竹木制品技术和标准,台湾都走在大陆前面。

  98-99年地板行业开始讨论《强化地板》产品质量标准,同时修订《实木地板》标准。强化地板正规的名称是 “浸渍纸层压木质地板”,当时国内对强化地板的叫作 “复合地板” “金刚板”,后来中国木材流通协会理事长高志华教授起了一个通俗的名字“强化地板”。
1999-2007 地板产业蓬勃发展期  

  1999年之后,整个中国的地板产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期,产销量每年以30%增速上涨。这些年份强化地板和实木复合地板甚至出现成倍地增长。现在还有很多地板企业怀念这种发展速度,总是这样的发展速度是不现实的,也是危险的。

  2006年更是中国地板行业的“品牌崛起年”,在一年之中出现了“中国实木地板之都——南浔”、“中国强化地板之都——常州”和“中国竹地板之都——安吉”三个地板区域品牌。它们的产生,带动了区域大企业品牌提升,南浔的‘世友’和‘久盛’就是很好的例子;也为地区产业链完善和信息共享提供了条件,使企业的品牌管理意识得到提升。产业的蓬勃发展需要会展的展示平台,“中国(上海)国际地面材料及铺装技术展览会”就创建与这时期,至今它已经成为中国最知名和规模最大的国际地面材料展览会。

2007-2009 地板产业洗牌期

  这两年来地板行业一直处在企业资本整合,洗牌与市场调整的动荡状态。随着凯雷、摩根斯坦利、联想投资、IFC、三林集团等国际资本的涌入国内地板业,注资地板企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迅速扩张,以‘生活家’、‘大自然’和‘安信’、‘圣象’、‘四合’地板最为显著。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地板出口型企业遭遇严重困难,‘出口转内销’由于没有成熟渠道和内销经验,企业甚至面临倒闭境地。像上海永乐电器老板陈晓变为国美的打工仔一样,有的地板企业变卖资产或者向专做OEM发展定位。同行老板由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的报道也不断出现在媒体报端。总的来说,市场整合的局面变为现实,这其实是行业发展的成熟表现,金融危机引发和促进了这一历程。


越来越时尚的地板展厅

 

  技术支持:齐鲁八达
山东大明家居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证 10001340号
联系电话:0531-66568888,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北园大街372号